top of page
通过生态农业,在城市里打造一亩良田
成都生态农业现状调研项目

项目类型

实地项目

项目时间

8月9日-8月15日

项目课题

化学:天然香料产生的挥发性气味分子如何达到驱虫效果?如何合理施用肥料,保证农产品质量,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生物:含有害化学物质的驱虫剂会如何伤害土壤中的微生物?

环境科学:农药、化肥中的化学制剂如何进入水系统中,对淡水资源带来什么影响?气候变化的大环境如何影响农产品的产量?

农业:如何合理利用土壤资源,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如何利用自然农法克服虫害?零化肥、零农药的作物种植体系如何保证作物产量?

经济:市场经济下,食品巨头如何的通过采购力使得供应商降价? 生态农业经济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

工商管理:如何通过社区支持农业,促进食物公平贸易?

市场营销:结合体验营销理论,如何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销售?

项目背景

餐桌上的食物,超市和市场采购的食材,我们真的足够了解它们吗? 它们是从哪里来,由谁生产,生产的过程中是否使用了农药、化肥、抗生素?这些食物真的健康吗?

2015年,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1.9公斤,远高于每亩8公斤的世界平均水平。化肥过量施用、盲目施用会让土壤板结和酸化。不健康的土壤会让作物生病,因此需要喷洒更多农药,农药会杀死很多土壤的微生物和细菌,造成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下降。为了提高产量,农民不得不施用更多的肥料。如此,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即便使用了化肥、农药和激素,农民的收入却并没有因此上升。因为农民没有议价权,种子、农药、化肥、种苗、饲料、价格不受自己掌控, 辛苦种植的产品只能卖给中间商。

为了吃上健康的食物,一些人开始尝试种植无农药、无化肥、无除草剂的粮食和蔬菜。一些组织开始营造一种新的农业模式,通过市集、社区支持农业(CSA)、宅配、网店等模式,自己定价,把菜直接卖给消费者。在农民与消费者直接接触的过程中,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可持续农业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食物可以与环境相关:粮食生产过程中有没有污染环境、食物的包装和运输有没有导致更多碳排放,粮食生产与生物多样性减少有着怎样的关系。食物也可以与社会关系有关:食物贸易是否公平,农民有没有被剥削,消费者有没有被欺骗,传统食物制作与商业化的食品标准化制作区别如何。

透过这样的视角,环境保护、农村发展、国际贸易、社会正义、公共健康、文化传承、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等议题,都可以在食物中得到呈现。

​项目亮点

1. 环境热点话题:地球水总量只有2.5%为淡水,农业用水量约占全球淡水取用量的近四分之三。生态农业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土壤、水源等周边环境。在项目中,学员将进一步理解朴门永续理念、自然农耕、生态有机种植等各种适合本地操作的种植模式,达到农场内部生态系统的自我良性循环。


2. 食物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由于现代农业技术广泛应用于化肥、化学农药、转基因等技术,土壤肥沃度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甚至生态学失衡等一系列严重问题浮出水面。一系列的食品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在此基础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探索一种更健康、可持续的食物体系——生态农业。在项目中,学员将进一步理解农业到食品的供应链,了解生态农业如何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


3. 难得的采访资源:学员将对话使用不同农法种植的农场主、学者、生态小农的平台创始人,通过访谈不同群体,了解生态农业是什么,土壤等环境如何食物与环境和社会的关系。


4. 丰富的实践机会:学员有机会学习如何利用家中厨余进行堆肥,将来可尝试在家中开展种植实验;学习如何分辨食物采用农药种植还是有机种植;学习通过化学提纯手段制作一瓶属于自己的纯露/精油;学习不同蔬菜的种植方法,亲手到农田中摘菜并制作美食。


项目基本信息

调研时间

8月9日-8月15日

调研地点

四川成都

招募人数

每期学员不超过20人,以大学生和高中生为主。

招募要求

学员需要能积极认真完成项目任务,且具备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吃苦精神。申请人需要通过线上面试才能录取。

项目安排

一、线上学习与调研期(两周,每周需要约3小时)


两次线上课程:导师将为学生指导如何开展专业的公益项目,如何开展专业的社会调研与采访活动等。

  • 第一次线上课:社会调研理论与项目背景课(1.5小时课程 + 1小时作业);

  • 第二次线上课:公益项目方法理论课与细分课题研讨课(1.5小时课程 + 1小时作业);学员将根据分组,在导师的指导下对本组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线上调研,并通过小组展示与研讨的方式深化大家对课题的了解。


二、实地调研项目期(为期7天)


导师将带领学员展开实地调研,进行大量的调研与采访;

导师将辅导学员完成调研文章,并完成发表;

导师将为想要自主开展公益实践的学员提供建议。


三、后续公益实践期(数月甚至更久,学员可自主选择投入的程度)


感兴趣开展后续公益实践的学员将进入项目志愿者群,根据自己的时间和意愿自主领取月度公益实践任务;

学员可以根据导师的建议与项目地的需求,长期开展公益传播、公益筹款、公益营销等工作,为学员打造有延续性的影响力;

学员将收获志愿服务证书(含志愿服务小时数);

*如果想基于本次活动的基础,以个人特色深入开展下一步活动,打造有层次感的精彩个人故事,导师可以为学员定制并帮助完成(需另外付费)。

实地行程
Day 1

  • 抵达四川成都并入住;

  • 进行Orientation、破冰活动和安全培训;开展采访训练工作坊。


Day 2

  • 前往成都郫县家庭农场,了解以生态种植,友善耕种为原则的农场运作方式,学习如何用园林废物和农业废弃物制作堆肥改善和修复土壤活力,营造农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线上采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了解实现农业可持续不同方式;

  • 以小组形式完成访谈内容整合以及笔记整理。


Day 3

  • 前往成都郫县家庭农场,采访农场主如何采用朴门永续理念,仿效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尽可能创造生物多样性,实现生态成员间的共荣。了解如何通过自然农耕、生态有机种植等各种适合本地操作的种植模式,达到农场内部生态系统的自我良性循环;学习和了解如何通过合理种植香料达到驱虫效果,并用香料制作生态植物纯露。

  • 整理采访素材,初步组内讨论公益实践方案。


Day 4

  • 前往成都本地市场,了解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可持续农业的看法和接受度;采访服务生态小农的平台创始人,了解如何开发农产品,如何通过搭建集市和其它机构建立多元化渠道帮助农人销售产品。学习从产品到品牌,从电商到物流的各项运作模式;

  • 各小组完成调研项目初稿,导师反馈修改意见。


Day 5

  • 前往都江堰市采访使用生物动力农法种植的农场主,了解如何结合自然条件、天文星象学、科学和尊重植物生命。学习如何根据天文耕作历法,适时引导土地整治、耕作,配合修枝、播种、下肥、推肥、耕耘;

  • 各小组完成调研项目二稿,导师反馈修改意见。


Day 6

  • 参加成都本地可持续生活方式市集,参与生产者与消费者面对面交流和交易。采访市集摊主,了解友善环境与人的耕作方式、社群互助农业(CSA),参与学习工作坊

  • 完成文章终稿。


Day 7

  • 学员分享调研体验和收获,导师为学员颁发证书,指导学员后续开展公益实践;

  • 返程。


*根据采访对象时间,实际日程可能会有少许调整。


项目成果

基础:小组成果

学员将根据自己的兴趣与专业方向组成小组,每个小组3-5人,共同完成可发表的调研文章。

进阶:个人成果

有特殊需求的同学可以完成高度定制化的个人课题,以及在老师提供的额外辅导帮助下,完成相应的定制化成果。个人成果需在报名时提前申请,具体定制过程需要与该项目的主管老师进行线上沟通确定。
说明:实地调研的行程依然跟随团体进行,但是导师会进行额外的调研与写作辅导。
项目课题
化学:天然香料产生的挥发性气味分子如何达到驱虫效果?如何合理施用肥料,保证农产品质量,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生物:含有害化学物质的驱虫剂会如何伤害土壤中的微生物?

环境科学:农药、化肥中的化学制剂如何进入水系统中,对淡水资源带来什么影响?气候变化的大环境如何影响农产品的产量?

农业:如何合理利用土壤资源,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如何利用自然农法克服虫害?零化肥、零农药的作物种植体系如何保证作物产量?

经济:市场经济下,食品巨头如何的通过采购力使得供应商降价? 生态农业经济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

工商管理:如何通过社区支持农业,促进食物公平贸易?

市场营销:结合体验营销理论,如何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销售?
angelo-pantazis-zXVk8mNl9M0-unsplash.jpg

项目收获

1

一份可发表的调研成果

导师将辅导学员完成能体现公益传播性、学术性、深度性的调研文章,并在国内外权威平台投稿发表。过往作品曾发表在国内外顶尖平台,包括国家级平台、顶级公益资讯平台、政策性媒体平台、高校学术研究平台等。

2

一封导师亲自开具的推荐信

按要求认真完成项目并达到分数的学员将100%获得项目导师推荐信。项目导师长期耕耘影响力项目,有丰富的调研和公益实战经验。同时,项目导师也将根据学员在项目中的真实情况写作定制化的推荐信。

3

一张国际认可的项目证书

学员将获得英文的项目证书。同时,我们也将为长期参加公益实践的学员提供志愿者时长证明。

4

⼀段具有真实社会影响⼒的经历

每个项目都是基于真实的社会需求以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而设计。在项目过程中,学员将实践发现社会问题到尝试缓解社会问题的过程:学习什么是公益、调研、设计公益项目、执行公益项目。
同时,导师将带领学员给具体的弱势群体或社会问题创造真实的公益影响力。针对感兴趣长期参与的学生,导师将帮助学员制定长达一年以上的长期可持续公益行动计划,并带领学员执行。

5

一个全面提升自身能力的机会

通过项目,学员会对公益建立更加系统与全面的认知。同时,学员可能在项目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并学会了关心他人、不再以自我为中心,成为了一个关心身边人感受、也因此被更多人喜爱的人。
此外,参加项目能够让学员接触到这些学科知识的真实应用场景,对未来的学业、职业发展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学员也能通过项目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人与事,从而逐渐找到自己的兴趣与热爱。

6

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

通过社会影响力项目,学员们因为兴趣而互相结识和协作。许多学员或成了大学的校友,或成了共同参与比赛、建立社团、创办公益组织的好伙伴。
远行客校友包括来自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布朗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北京鼎石学校、深圳国际交流学院、人大附中、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等世界各地的学员。


交通

往返项目地点的交通费用需要由学员自行承担,但是我们为学员提供往返项目地点的购票建议(机票、高铁票等)、购票服务、以及接送机/站服务。

食宿

我们为学员提供卫生、营养均衡的饮食,主要为当地特色的家常菜。我们为学员提供安全、清洁的当地特色住宿(两人标间,独立卫浴)。

​立即咨询项目👉

共创社会影响力

Previous
Next
全白透��明横logo.png

远行客Explorer始创于2014年,基于当时国内青少年社会活动局限于“义工旅行”、“研学”、“游学”的时代背景,首创了以深度调研作为中心、以真实社会影响为结果的“公益调研”类活动,并研发了“青少年公益活动指导课程”,编写了《青少年公益活动指导手册》,带动了数千名青少年参与可持续发展。

远行客公众号二维码.jpg

微信公众号

远行客咨询号二维码.jpeg

项目咨询/合作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