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如何守护乡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贵州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项目

项目类型

实地项目

项目时间

7月29日-8月4日;8月9日-8月15日

项目课题

心理学:结合发展心理学,留守儿童在关键发展阶段情感需求的满足现状是怎么样的?结合依恋理论,父母依恋关系如何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文化研究/人类学/社会学:结合文化实践理论,布依族的传统手工艺如何反映其文化价值观?

经济学:乡村产业如何留住留守儿童的父母?

项目背景

2021年11月28日晚,微博用户“鹿道森”发布一份遗书:“这是我最后一次介绍自己了,今天是我出生的日子。我是农村留守儿童、山区孩子、校园霸凌经历者、摄影创作人、独居青年、追梦的人。”

12月1日,他在海里的遗体被打捞上岸。

今天,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乡村青少年的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

2021年11月22日,一项针对全国乡村小学的心理健康调查让人对乡村儿童的心理状态感到担忧,数据显示:乡村儿童的抑郁检出率为25.2%,焦虑检出率25.7%;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风险更大:抑郁检出率28.5%,过度焦虑检出率27.7%。

根据澎湃新闻的报道,在广阔农村,为了生计,许多父母不得不离开家到其他经济发达的地区去务工,由此带来的就是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

乡村留守儿童是一群“情感饥饿”的孩子,情感的缺失容易使他们的心理出现变形。而这种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极端,一种是极度自卑,不喜欢说话。另外一种情况则是调皮捣蛋,心思完全不在学习上。

父母离开孩子长期分居两地,监管孩子就不太可能。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心理教育就很难开展和有效实施。

另一方面,乡村教师自身师资力量不足,加之许多其他原因,也无法对学生进行特别细致的教育,特别是生活上的教育。

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不完善的情况下,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就很难得到解决,这也成为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重要障碍之一。

当然,也有很多的机构在试图通过各种方式破解这个难题,取得了不少成绩。

​项目亮点

1. 青少年心理健康领域的热点议题:抑郁检出率25.2%,焦虑检出率25.7%,超过3%的乡村儿童“想自杀”。这是中国首份《乡村儿童心理健康调查报告》里的数据,于2021年发布。2022年的一项研究中,对贵州农村 12-14岁的儿童进行了横断面研究,检查19种心理健康风险因素和行为的流行程度,并将之与北京的公共样本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农村儿童出现酗酒、绝望感、失眠的比率均高于城市同龄人(后两者被认为是抑郁症的预警信号和预测指标),且遭遇暴力和霸凌的人数是城市同龄人的两倍,多项研究表明,欺凌造成抑郁、焦虑、社会退缩和低自尊等问题。在项目中,学员将深入了解贵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现状。


2. 深入对话留守儿童以及他们的家庭、社区:在项目中,学员将对话不同领域的访谈对象,包括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教师、在地公益组织等,深入理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未成年人依恋模式、自尊水平等的影响。同时,学员也将探索如何支持乡村留守儿童获得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等。


3. 走进中国最前沿的乡村振兴实验基地:板万村作为乡村振兴的实践范例之一,通过公益组织带动旅游业、开设工厂等方式,让更多的当地村民在本地就业。学员在走访民宿、乡村博物馆、锦绣坊、布依戏坊、土法酿酒坊、古法红糖坊,木工坊、布依美食坊等空间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当地公益组织如何通过提升当地经济,让更多留守儿童的父母留在当地。


4. 深入研究少数民族文化的机会—最后的布依家园:板万村,始建于明朝,至今仍保存着完好的夯土木构古吊脚楼建筑群。 一个地处贵州黔西南大山深处,要经过238道弯才能抵达的布依村落, 被称为“最后的布依家园”。板万村至今仍完整保留传承着丰富的布 依族民族习俗及传统文化活动,如布依戏、八音坐唱、哑面戏等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5. 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认证的志愿服务时长:调研是开展公益项目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调研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可以深入学习项目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及开展公益实践,另一方面收获志愿时长。

项目基本信息

调研时间

7月29日-8月4日;8月9日-8月15日

调研地点

贵州黔西南

招募人数

每期学员不超过20人,以大学生和高中生为主。

招募要求

学员需要能积极认真完成项目任务,且具备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吃苦精神。申请人需要通过线上面试才能录取。

项目安排

一、线上学习与调研期(两周,每周需要约3小时)


两次线上课程:导师将为学生指导如何开展专业的公益项目,如何开展专业的社会调研与采访活动等。

  • 第一次线上课:社会调研理论与项目背景课(1.5小时课程 + 1小时作业);

  • 第二次线上课:公益项目方法理论课与细分课题研讨课(1.5小时课程 + 1小时作业);学员将根据分组,在导师的指导下对本组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线上调研,并通过小组展示与研讨的方式深化大家对课题的了解。


二、实地调研项目期(为期7天)


导师将带领学员展开实地调研,进行大量的调研与采访;

导师将辅导学员完成调研文章,并完成发表;

导师将为想要自主开展公益实践的学员提供建议。


三、后续公益实践期(数月甚至更久,学员可自主选择投入的程度)


感兴趣开展后续公益实践的学员将进入项目志愿者群,根据自己的时间和意愿自主领取月度公益实践任务;

学员可以根据导师的建议与项目地的需求,长期开展公益传播、公益筹款、公益营销等工作,为学员打造有延续性的影响力;

学员将收获志愿服务证书(含志愿服务小时数);

*如果想基于本次活动的基础,以个人特色深入开展下一步活动,打造有层次感的精彩个人故事,导师可以为学员定制并帮助完成(需另外付费)。

实地行程
Day 1

  • 接机,前往板万村,途中参观册亨县高兴图书馆,访谈图书馆志愿者,了解贵州一线扶贫搬迁社区公益

  • 进行Orientation、破冰活动和安全培训;开展采访训练工作坊。


Day 2

  • 探索板万古寨,深度采访本地公益组织负责人,了解当地的各面情况,包括留守儿童情况以及儿童心理健康情况,并学习了解公益组织开展的各方面工作;

  • 以小组形式完成访谈内容整合以及笔记整理。


Day 3

  • 采访当地村民,了解当地留守儿童的情况,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探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 整理采访素材,初步组内讨论公益实践方案。


Day 4

  • 采访公益组织与当地合作办学的乡土创新学校,采访学校工作人员,从校园教育的角度探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通过与当地儿童交流互动,尝试走进乡村儿童们的世界,聆听他们的声音

  • 各小组完成调研项目初稿,导师反馈修改意见。


Day 5

  • 调研当地文旅工作人员,实地访学解乡村振兴实践案例,了解公益组织如何孵化企业,发展当地旅游项目,“把孩子的父母带回家”,让孩子不再留守,在提高村民收入的同时,保护古建筑、古村落

  • 各小组完成调研项目二稿,导师反馈修改意见。


Day 6

  • 开展公益实践;回程贵阳;

  • 完成文章终稿。


Day 7

  • 学员分享调研体验和收获,导师为学员颁发证书,指导学员后续开展公益实践;

  • 返程。


*根据采访对象时间,实际日程可能会有少许调整。


项目成果

基础:小组成果

学员将根据自己的兴趣与专业方向组成小组,每组3-5人,共同完成可发表的调研文章。

进阶:个人成果

有特殊需求的同学可以完成高度定制化的个人课题,以及在老师提供的额外辅导帮助下,完成相应的定制化成果。
个人成果需在报名时提前申请,可能选择的具体课题见下一页,具体定制过程需要与该项目的主管老师进行线上沟通确定。
说明:实地调研的行程依然跟随团体进行,但是导师会进行额外的调研与写作辅导。
项目课题
心理学:结合发展心理学,留守儿童在关键发展阶段情感需求的满足现状是怎么样的?结合依恋理论,父母依恋关系如何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文化研究/人类学/社会学:结合文化实践理论,布依族的传统手工艺如何反映其文化价值观?

经济学:乡村产业如何留住留守儿童的父母?
angelo-pantazis-zXVk8mNl9M0-unsplash.jpg

项目收获

1

一份可发表的调研成果

导师将辅导学员完成能体现公益传播性、学术性、深度性的调研文章,并在国内外权威平台投稿发表。过往作品曾发表在国内外顶尖平台,包括国家级平台、顶级公益资讯平台、政策性媒体平台、高校学术研究平台等。

2

一封导师亲自开具的推荐信

按要求认真完成项目并达到分数的学员将100%获得项目导师推荐信。项目导师长期耕耘影响力项目,有丰富的调研和公益实战经验。同时,项目导师也将根据学员在项目中的真实情况写作定制化的推荐信。

3

一张国际认可的项目证书

学员将获得英文的项目证书。同时,我们也将为长期参加公益实践的学员提供志愿者时长证明。

4

⼀段具有真实社会影响⼒的经历

每个项目都是基于真实的社会需求以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而设计。在项目过程中,学员将实践发现社会问题到尝试缓解社会问题的过程:学习什么是公益、调研、设计公益项目、执行公益项目。
同时,导师将带领学员给具体的弱势群体或社会问题创造真实的公益影响力。针对感兴趣长期参与的学生,导师将帮助学员制定长达一年以上的长期可持续公益行动计划,并带领学员执行。

5

一个全面提升自身能力的机会

通过项目,学员会对公益建立更加系统与全面的认知。同时,学员可能在项目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并学会了关心他人、不再以自我为中心,成为了一个关心身边人感受、也因此被更多人喜爱的人。
此外,参加项目能够让学员接触到这些学科知识的真实应用场景,对未来的学业、职业发展道路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学员也能通过项目接触到自己感兴趣的人与事,从而逐渐找到自己的兴趣与热爱。

6

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

通过社会影响力项目,学员们因为兴趣而互相结识和协作。许多学员或成了大学的校友,或成了共同参与比赛、建立社团、创办公益组织的好伙伴。
我们的校友包括来自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布朗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爱丁堡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北京鼎石学校、深圳国际交流学院、人大附中、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等世界各地的学员。


学员案例

交通

往返项目地点的交通费用需要由学员自行承担,但是我们为学员提供往返项目地点的购票建议(机票、高铁票等)、购票服务、以及接送机/站服务。

食宿

我们为学员提供卫生、营养均衡的饮食,主要为当地特色的家常菜。

​立即咨询项目👉

共创社会影响力

Previous
Next
全白透��明横logo.png

远行客Explorer始创于2014年,基于当时国内青少年社会活动局限于“义工旅行”、“研学”、“游学”的时代背景,首创了以深度调研作为中心、以真实社会影响为结果的“公益调研”类活动,并研发了“青少年公益活动指导课程”,编写了《青少年公益活动指导手册》,带动了数千名青少年参与可持续发展。

远行客公众号二维码.jpg

微信公众号

远行客咨询号二维码.jpeg

项目咨询/合作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