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小商品之都的未来在哪里?
义乌国际贸易实地项目
项目类型
实地项目
项目时间
7月29日-8月4日
项目课题
经济:结合新贸易理论,义乌如何通过规模经济和市场集聚优势,成为全球小商品贸易的中心?结合全球价值链理论,义乌在全球小商品产业链中的位置和作用是什么?电子商务的兴起如何改变了义乌的商贸模式?
国际贸易:结合比较优势理论,义乌如何成为全球小商品交易的中心之一?
商业分析/商业管理 :中国美妆产品/运动鞋产品/电子产品等出口现状与挑战是什么?
项目背景
“ 无论是在非洲大草原的马赛部落中,还是在南美亚马逊雨林的原住民草屋里,你都能看到来自义乌的商品。”
自 2013 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中国的国际贸易稳步增长,大量的中国工业品被出口到世界各地。而浙江义乌作为“世界小商品之都”,是一带一路国际贸易的重要支点。在这里,汇聚了大量的国际贸易从业者,包括来自中东、非洲等地的外商。
这里的国际商贸城规模之大让人咂舌:“每个商铺停留 3 分钟,走完整个义乌国际商贸城,需要一年的时间。”
然而,新冠疫情给全球外贸造成了重创。无论是国内的义乌,还是缅甸的仰光、肯尼亚的内罗毕,各地的商业活动都受到了巨大冲击,外贸行业从业者愁容满面。工厂停工、国际物流封锁、市场萎缩、外商难以来访......而义乌作为出口重镇,更是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疫情结束,曙光终于来临,中国将全面重回国际商贸市场,义乌也摩拳擦掌。
此时此刻,义乌国际商贸的现状到底如何,正面临哪些挑战?中国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出海、打造中国品牌?外商又如何克服困难、回归阔别三年的中国工厂?本次项目中,我们将共同走近浙江义乌,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项目亮点
义乌在国际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全球小商品贸易中心:义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其产品远销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里汇聚了数以万计的商家和买家,涉及日用品、工艺品、玩具、饰品等多个领域。在项目中,学员将深度理解国际贸易,以及义乌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的角色。
系统了解国际贸易的运作模式:学员将在当地对话大量国际商贸行业从业者,从买家、贸易公司、采购代理、货代、以及代理、卖家等角度,了解不同国际贸易的不同环节,以及不同环节是如何运作的。
有机会进行外贸实战:往期学员购买来自义乌的小件商品,并将其赋能给非洲有需求的弱势女性,助其在当地销售,进而促进“madeinChina”的品牌价值。目前,已有数十位肯尼亚女性收到货物,并开始创业售卖。
项目基本信息
调研时间
7月29日-8月4日
调研地点
浙江义乌
招募人数
每期学员不超过20人,以大学生和高中生为主
招募要求
学员需要能积极认真完成项目任务,且具备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吃苦精神。申请人需要通过线上面试才能录取。
项目安排
一、线上学习与调研期(两周,每周需要约3小时)
两次线上课程:导师将为学生指导如何开展专业的公益项目,如何开展专业的社会调研与采访活动等。